燕人张飞的三重枷锁
"三弟,你这暴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?"
夕阳西下,古城墙头,刘备望着远山如黛,叹息声在秋风中飘散。身边的张飞正擦拭着丈八蛇矛,钢铁与布帛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。
"大哥,我张飞天不怕地不怕,这辈子还没见过让我退缩的人!"张飞粗声粗气地说道,但说完这话,他自己都愣了愣。
真的没有吗?
其实,这个在战场上如雷霆般凶猛的汉子,心中确实藏着三道无形的枷锁。每当面对那三个人时,张飞那颗狂野不驯的心,总会不由自主地收敛起锋芒。
黑脸猛将的成长印记
张飞,字益德,涿郡人氏。这个男人身高八尺开外,面如重枣,不,应该说是面如锅底,黑得发亮。一双虎目炯炯有神,眼珠子瞪起来像两颗夜明珠,胡须钢针般根根竖立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是他那张大嘴,一开口就像炸雷,方圆十里都能听得见。
年少时的张飞,在涿郡卖酒为生。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个不好惹的主,谁要是在他的酒摊前闹事,管保被打得满地找牙。他的酒摊在桃园旁边,每日里看着桃花开落,心中总有一股说不出的豪气。
"这世道不太平,总得有人站出来做点什么。"这是张飞经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那一年桃花盛开的时候,他遇到了改变命运的两个人——刘备和关羽。三人在桃园结义,从此张飞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。他从一个卖酒的小贩,变成了征战四方的虎将。
战场上的张飞是什么样的?用四个字形容:天下无敌。
长坂桥头,他一人一马一杆枪,硬是把曹操的几万大军吓得不敢前进。那天,张飞立马横矛,朝着曹军大吼:"我乃燕人张益德也,谁敢与我决一死战!"
声如炸雷,震得江水都在颤抖。曹军将士面面相觑,竟无一人敢应战。最后还是曹操下令撤军,这才避免了一场血战。
可就是这样一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猛将,心中却始终有着难以言喻的忌惮。
第一重枷锁:虎痴许褚
故事要从渭水之战说起。
那是一个飘雪的冬日,天地间一片萧杀。曹操亲率大军西征,意图平定马超、韩遂的叛乱。渭水如玉带般横在面前,对岸就是马超的大营。
"丞相,这渭水不好过啊。"荀攸皱着眉头说道。
曹操捋着胡须,眼中精光闪烁:"无妨,我自有办法。"
于是,曹操命人将船只用铁链连接,搭成浮桥。这个创意不错,但马超岂是好惹的?
马超,字孟起,西凉猛将,人称"锦马超"。此人英俊潇洒,武艺超群,最要紧的是,他有一股西北汉子特有的狠劲。
"探子来报,曹老贼搭桥了。"马超手下的斥候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。
马超嘴角一扬:"好啊,正愁找不到机会教训他呢。传我军令,每人背一捆干草,跟我去烧他的桥!"
夜色如墨,马超率军悄悄摸到曹军营前。曹军正忙着运送粮草,用粮车做临时的防御工事。
"点火!"马超一声令下,无数火把投向粮车。
顷刻间,火光冲天,照得半边天都红了。曹军大乱,四散奔逃。那座刚搭好的浮桥,也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。
曹操站在营外,看着自己的杰作被烧得一干二净,脸色比锅底还黑:"这马超,真是个难缠的对手。"
"丞相别急,我有一计。"荀攸在一旁出主意,"现在正值隆冬,不如我们用沙土筑城,再泼上水结冰加固。"
曹操眼前一亮:"妙啊!"
于是,曹军趁着夜色开始了一场奇特的工程。士兵们一边堆沙土,一边泼冷水。零下的气温很快就把水冻成了冰,沙土城墙变得坚硬如铁。
天亮时分,马超率军前来查看,远远一望,差点把眼珠子都瞪出来:"这,这是怎么回事?昨晚明明什么都没有啊!"
有了坚固的营寨,曹操终于可以与马超正面交锋了。
两军对阵,马超纵马出击,手中银枪寒光闪闪:"曹操老贼,可敢一战!"
曹操虽然雄才大略,但武艺确实一般,他微微一笑:"孟起英雄,我这把老骨头就不献丑了。许褚,你去会会他。"
话音刚落,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策马而出。这人便是许褚,字仲康,人称"虎痴"。
许褚长得什么样?想象一头直立行走的狗熊,再放大两倍,差不多就是许褚的体型。此人天生神力,能徒手搏虎,在曹营中有"古之恶来"的称号。
"马超小儿,想战便战,何必多言!"许褚瞪着牛眼,声音如雷鸣。
马超见到许褚,心中不禁一紧。虽然嘴上不服,但他能感受到对方身上散发的凶悍气息。
两人在阵前厮杀,从日出打到日落,整整一百回合不分胜负。战马都累得气喘吁吁,两人却依然精神抖擞。
"回营换马!"马超大喝一声,纵马回阵。
许褚也跟着回营,但等他再次出现时,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——这厮竟然光着上身出来了!
要知道,当时正值隆冬,气温在零度以下。许褚光着膀子,皮肤被冻得通红,但他浑然不觉,反而精神抖擞。
"马超,再来!"许褚挥舞着大刀,裸露的肌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
这一战更加激烈,许褚没有了盔甲的束缚,动作更加灵活。虽然最后因为两军混战而中了两箭,但他的勇猛已经深深震撼了所有人。
后来,当马超在葭萌关与张飞大战时,两人虽然也打得天昏地暗,但张飞始终不敢小觑。战后,张飞曾私下对关羽说:"二哥,那许褚确实了得。如果让我和他交手,胜负真的很难说。"
这就是张飞心中的第一重枷锁——对强者的忌惮。许褚的实力在马超之上,而张飞虽然比马超强,但强得有限。面对许褚这样的对手,张飞不得不谨慎。
第二重枷锁:血浓于水的兄弟情
如果说对许褚的忌惮来自实力差距,那么对刘备的敬畏则源于深深的兄弟情。
那是张飞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黄昏。
兄弟三人被曹操打散,刘备投奔了袁绍,关羽被迫降于曹操,只有张飞无处可去,只好在古城落草为寇。
说是落草为寇,其实张飞干的都是劫富济贫的活。他拉起了一支队伍,占了古城,专门打击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。
"大当家的,又有商队过来了。"手下小弟兴冲冲地跑来报告。
张飞正在城头喝酒,闻言站起身来:"是官商还是民商?"
"看装扮,应该是富商。"
"那就拦下来看看。要是欺压百姓的,就狠狠收拾一顿。要是本分商人,就放他们过去。"
这就是张飞的原则——有恶必惩,有善必护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张飞心中始终惦记着两位兄长。直到那一天,关羽带着两位嫂嫂来到古城。
张飞远远看见一队人马缓缓而来,为首的红脸汉子身材高大,手持青龙偃月刀。
"关羽!"张飞认出了二哥,但随即脸色一变,"你怎么穿着曹军的服装?"
不容关羽解释,张飞纵马就冲了上去:"关羽,你这个叛徒!竟然真的投靠了曹操!"
两人在城下大战,张飞越打越气,招招致命。关羽想要解释,但张飞根本不给他机会。
就在两人打得不可开交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:"三弟,住手!"
张飞听到这个声音,手中的丈八蛇矛瞬间停在半空。他回头一看,只见一个身材不高的男子正策马而来,虽然风尘仆仆,但那双眼睛依然如星辰般明亮。
"大哥!"张飞翻身下马,跑到刘备面前跪下,"大哥,你可回来了!"
刘备看着跪在面前的三弟,眼中满含泪水:"三弟,这些日子苦了你了。"
"大哥在上,小弟不苦。只是..."张飞抬头看向关羽,眼中还有怒火。
刘备摆摆手:"三弟,二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,这其中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。你们是亲兄弟,不要为了这些误会伤了和气。"
张飞听了大哥的话,立刻站起来向关羽抱拳:"二哥,刚才是我鲁莽了。"
关羽也是性情中人,拍拍张飞的肩膀:"三弟,你我兄弟,何须见外。"
这一幕,深深地印在了张飞的心中。从那时起,他更加明白了什么叫做兄弟情深,也更加敬重刘备这个大哥。
刘备虽然武艺不如关羽、张飞,但他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。他能在最困难的时候团结所有人,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。
每当张飞想要冲动行事时,只要想到大哥的话,心中的火气就会慢慢平息。这不是畏惧,而是尊敬,是发自内心的敬爱。
第三重枷锁:意外的姻缘纽带
张飞心中的第三重枷锁,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人——夏侯渊。
这要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说起。
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,张飞单骂一人到山中打猎。正走着,忽然听到前面传来砍柴的声音。
循声望去,只见一个少女正在林中砍柴。这女子年约十七八岁,身材窈窕,容貌清秀,虽然穿着粗布衣衫,但掩不住她天生的美丽。
张飞平生见过不少美女,但像眼前这个女子这样纯净自然的,还真不多。他一时看呆了,竟忘了说话。
女子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,回头一望,见是个黑脸大汉,不禁有些害怕。
"姑娘别怕,我不是坏人。"张飞赶紧说道,"我姓张,名飞,字益德。你怎么一个人在这深山里砍柴?"
女子见他说话还算客气,胆子稍大了些:"我,我家就在山下。"
"你叫什么名字?家里还有什么人?"张飞关切地问道。
女子低下头:"我姓夏侯,家里...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了。"
原来,这女子是夏侯渊的侄女。当年闹饥荒时,夏侯渊为了救她,竟然把家里最后的粮食都给了她,自己的儿子都饿死了。后来夏侯渊南征北战,就把她留在了老家。
张飞听了她的身世,心中涌起一阵怜惜:"姑娘,你一个人生活确实不容易。不如,不如你嫁给我吧?我会好好照顾你的。"
女子大吃一惊,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:"这,这怎么行?我们才第一次见面。"
"正所谓一见钟情,我张飞虽然长得粗糙,但绝不是负心之人。"张飞诚恳地说道,"如果你愿意,我一定明媒正娶,绝不会委屈了你。"
经过一番思考,女子终于点头同意。张飞大喜,立刻准备厚礼,正式迎娶了这位夏侯小姐。
婚后的张飞格外疼爱妻子。这位夏侯夫人不仅美丽贤惠,而且知书达理,很快就成了张飞的贤内助。她为张飞生了两个女儿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
直到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,张飞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原来是夏侯渊的侄女。
当夏侯夫人含泪请求为夏侯渊收尸时,张飞的心情极其复杂。夏侯渊是自己的敌人,但也是自己的长辈。这种复杂的关系,让张飞心中五味杂陈。
"夫君,我知道这样做可能会让你为难,但伯父毕竟养育了我。"夏侯夫人哭着说道。
张飞看着妻子泪流满面的样子,心如刀绞:"夫人,你放心,我会去求大哥,一定让夏侯将军入土为安。"
刘备听了张飞的请求,立刻同意:"三弟,你做得对。夏侯渊虽是敌将,但也是英雄。英雄理应善终。"
在夏侯渊的葬礼上,张飞亲自执绋。看着这位昔日的对手长眠地下,张飞心中既有胜利的快感,又有说不出的复杂情绪。
从那以后,每当在战场上遇到夏侯家的人,张飞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妻子的眼泪,想起那个为了救侄女而饿死自己儿子的男人。
这就是张飞心中的第三重枷锁——血脉相连的情分。
三重枷锁的深层含义
张飞的三重枷锁,看似是对三个人的忌惮,实际上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。
对许褚的忌惮,体现了张飞对强者的敬重。虽然张飞性格暴躁,但他从不妄自尊大。面对真正的强者,他会保持应有的警惕和尊重。
对刘备的敬爱,体现了张飞对兄弟情义的珍视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,能有患难与共的兄弟,是多么珍贵的事情。张飞虽然粗犷,但他懂得感恩,懂得忠义。
对夏侯渊的复杂感情,体现了张飞内心深处的柔软。这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猛将,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。家庭、爱情、亲情,这些都是他不可割舍的牵挂。
这三重枷锁,并没有束缚住张飞的英雄本色,反而让他变得更加立体、更加真实。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,总是比完美无缺的神话人物更让人感动。
尾声:英雄的另一面
夜深了,张飞独自坐在营帐中,手中摆弄着一支酒杯。
"许褚、大哥、夏侯渊..."他轻声念着这三个名字,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。
门帘一掀,关羽走了进来:"三弟,怎么还不休息?"
"二哥,你说这世上真的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吗?"张飞问道。
关羽摸摸胡须,淡淡一笑:"三弟,英雄之所以是英雄,不是因为他们无所畏惧,而是因为他们明知有所畏惧,却依然勇往直前。"
张飞点点头,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是啊,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软肋,而是即使有软肋,依然能够挺身而出。
张飞心中的这三重枷锁,其实是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必须承担的情感负担。正是这些负担,让他从一个单纯的武夫,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张飞的名字将永远被人记住。不仅仅因为他的勇猛,更因为他那颗既狂放又深情的心。
而那三重看似束缚他的枷锁,实际上正是他人性光辉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