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收回作战指挥权”,这几个字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嘴里说出来,总觉得有那么点儿拧巴。10月1号那天,他站在阅兵的检阅车上,与其说是在对军队训话,不如说是在跟大洋彼岸的某个人摊牌:我长大了,这个家,得由我自个说了算。
当然,这种话不能光靠嘴说。所以鸡龙台的场面搞得声势浩大,一百多件武器装备拉出来,像是把整个家底都亮了出来。K2坦克、K9自行火炮这些熟面孔走个过场,真正给“那个人”看的,是那些新家伙。什么机器狗、无人机,还有那个压轴的,号称弹头重达8吨的“玄武-5”导弹。这阵仗,与其说是阅兵,不如说是一场精心准备的“肌肉展示会”,潜台词就一句:“瞧瞧,我们不是在开玩笑。”
最有意思的是美国那边的反应。以前韩国一提这事,华盛顿总是打个哈哈就过去了,态度不冷不热。可现在,风向似乎变了。一位韩国政府的高层官员就透露,美国对此的态度“并非那么消极”。说白了,特朗普那套“美国优先”的玩法,虽然人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上了,但那套思维逻辑却留了下来。让盟友多分摊点防务成本,自己少操点心,这笔账谁都会算。
李在明心里也跟明镜似的。他在讲话里不经意地提到,韩国明年的国防预算要大幅提高8.2%,总额达到66.3万亿韩元,换算过来差不多是3400亿人民币。这笔巨款,明面上是用来投资隐身技术、航空发动机,强化自身军力,实际上呢?这更像是一笔“独立费”,或者是“学费”,先交到美国人手里,这样再开口谈指挥权的事,腰杆子才能硬一点。
当然,这场大秀还有一位重要观众,就在三八线的北边。朝鲜那边也早就放出风声,要在10月10号,也就是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的时候,搞一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盛大的阅兵。韩国抢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张旗鼓,时机选得相当微妙,就是一次赤裸裸的隔空喊话:“别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,我们可都准备着呢。”这种互相亮肌肉的紧张默契,也算是半岛独有的一道风景线了。
其实,作战指挥权这事儿,在韩国已经念叨了很多年,几乎成了每一届政府心里的一根刺。拿回来,意味着军事主权的真正独立,这是面子问题。但里子呢?真到了需要做决断的时刻,自己到底能不能扛得住,会不会手忙脚乱,谁心里都没个底。这种想当家又怕当不好的矛盾心态,才是最真实的地方。
所以,美国这次,还真有可能松口。但交出指挥权,不代表美军就此打包走人,它更像是一种责任的转移,把那个烫手的山芋递过来一部分。韩国拿到了那把梦寐以求的“家门钥匙”,可这栋房子的周边环境,一点都没变,隔壁那个脾气火爆的邻居,也还是老样子。这把钥匙,握在手里,究竟是踏实,还是更沉的负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