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头乐”整治风波,谁在为年迈的出行买单?
小区楼下的“老头乐”最近消声了。前两年这车还横冲直撞,到了暑天,一大早能听见三四辆扎堆出门,车主们摇着扇子,嘴里碎碎念着谁谁家孙子又考了什么大学。可这两月,连售后那家烤地瓜车都不敢放出来。听物业李大爷说,小区上个月就被警告,说要紧盯这些无牌小车, 一有问题直接拖走,“说是啥都不能谈情讲理了”。
“老头乐”其实早不是新鲜事了。三轮四轮,有电有油,有的还雇小伙子帮贴膜加音响。前年邻居马姨新换了一台笔直的银灰四轮,挂着电子忽闪灯,方向盘还加了转向辅助——功能名叫“助力转向”,我开她那车顶多试过两圈,“手感松得像管道水闸”。那会儿马姨乐得直夸,说这车不用摇窗、不用掀篷,还能收起个收音机。
话音才落,湖北亲戚微信发段视频,满是警灯。汉川那地方交警队早干上这活:三天两头安排人查低速电动三四轮,尤其中午傍晚。微信视频里,师傅语速很快:“不上牌?扣!倒车成天乱七八糟拉活?查!报废标准的直接拖厂子销毁!”还甭想侥幸,能上到路面的正规三轮屈指可数。后来有人开玩笑,说卖早餐的都改拉二手自行车了。
山东老舅前些天来电话,“咱家这个日照啊,警察最近盯得跟狼一样,路口一停就先喊‘熄火,证件!’”。说是闯红灯、逆行、带人全看得紧。他老婆差点被罚了,说车头上那条“电喇叭”改成汽笛算违规改装。“没悬挂号牌,立马警告,下回就抓扣。”老舅嘴里还嘀咕,家里的电车钥匙说起来倒是带着拖把头——就是再方便,现在都收屋里吃灰。
许昌集市那片儿,情况更杂。中老年骑手扎堆学校门口,每逢傍晚是三四轮集体亮相时刻。我表弟做交警,说现在每天要专查没牌电三轮,甚至蹲到小胡同口查车喝茶。左右邻居在车友群发“别走靳庄桥东”,说那有堵了仨警车。细看这些车,后面拖个小拖厢,没人系安全带,顶棚还自己封了胶布挡雨。也有师傅在修理铺悄声说:“你要是查电瓶容量,十辆有八辆虚标,什么‘60V32A’, 其实塞的是‘48V20A’。”
有人问我,像这种“低速四轮”,真有啥高级配置吗?真说冷门,舅妈的老头乐居然有前后倒车影像(糊得要死),车窗还带电加热膜。不过一到雨天,全系统都短路报警。前些日子朋友圈有人炫耀某品牌说配胎压监测,查了一圈发现不过就是车门藏个廉价气压计。顺便一提,养护这玩意还真不费钱,可要坏基本谁修都得拆半天。前阵子小区赵师傅还开杠说:“老头车最怕下雨,电路板没封胶,淋一回就歇菜!”
啰嗦回来,安徽淮南那边,听熟人发内部群截图——四个局一起联合抓:没上蓝牌、超标、拼装没照、非法载人(两小孙一块塞进副驾驶那种),碰上“炸街队”飚车必罚。顺嘴一提,据修车摊那头李技师说,有辆改装过的四轮,居然悄悄换了特斯拉方向盘,方向反了还没ABS。
说陕西黄龙也紧。那边交警总队人手不算多,可查得细。谁在农贸市场老远就把电动小四轮停门口等人,进去一趟出来,车子直接贴封条。外地人还拦不住,有辆河北牌的电三轮(据说全县最能装)刚进村头就被拖走。黄龙马路两边修路烂得很,轮胎非得悬挂高一点,要不然底盘敲得嘎嘎响。
新疆石河子嘛,气候干燥,电三轮用不出大毛病。头一年不少师傅回收“市面新款”,后车厢塞羊肉、西瓜、焊把都干。可现在交警堵口检查,就不再流行了。卖老头乐的商家今年少了一大半。还有个冷门事情是,很多四轮,保险根本买不到——销售无奈说“买保险不够交份子钱”。
绕一圈,扎心的是:不少地方车主其实愿意掏钱上牌,只是某些机型、某些配置,连强制要求的参数都没通过检测。有朋友说,家门口的老三轮就是撞了下公交,事后才发现没合格证、没有保险,理赔没半点着落。
前几天骑车带女儿路过小区,听一堆老车主聚在亭子下议论,有的说车收走了,有的还在犹豫送去报废,“看看公安局拖不拖,拖了再下新单,等下一拨政策松动”。最后结尾没啥道理,只是保安老胡抬头感叹:“老头乐的天,塌就塌了,咱徒步锻炼也挺好不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