柬埔寨的雨季总是来得突然。
洪森或许没想到,这场雨里夹带的不仅是水汽,还有大洋彼岸吹来的风。
六月底,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停靠新加坡,甲板上F-35战机的阴影投在南海地图的某个角落,那里标着金边。
特朗普的算盘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。
北约刚把军费门槛抬到GDP的百分之五,欧洲的枪口对准俄罗斯,亚洲的棋子就该动了。
越南、印尼、菲律宾早已签下“不平等条约”,对美全面开放市场,关税交足两成。
现在轮到柬埔寨和缅甸,这两个被西方称作“独裁钉子户”的国家,成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磨刀石。
洪森的麻烦来得比预期快。
泰国战机突然越过边境轰炸,理由是柬埔寨军人“越境布雷”。
老挝的枪声紧接着响起,官方通报里写着“自卫反击”,可明眼人都懂:洪家的政权像雨季的土墙,裂缝里渗进的水,迟早要冲垮根基。
电话打到白宫,洪森低声下气提议停火,特朗普的回应像天气预报一样模糊。
缅甸军政府更像个活靶子。
敏昂莱的军队还在内战中消耗,美国已和印度谈妥十年军事合作框架。
F-35和核潜艇的订单在桌角摆着,只等莫迪签字。
一旦印度下场,夹在泰国和印度之间的缅甸,恐怕连军阀混战的资格都要被剥夺。
有人把这场博弈比作赌局。
特朗普的筹码是东南亚三点五亿人口的市场,赌注却是普通人的饭碗。
柬埔寨农民蹲在田埂上嘀咕:“洪森倒了,米价会涨吗?”曼谷的工厂主数着美元订单笑出声,流水线上越南制造的标签正被悄悄换成泰国制造。
火从湄公河烧到安达曼海,可点火的人站在华尔街。
当英国航母的雷达扫过马六甲时,西太平洋的潮水已经变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