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场那记钉板大帽,让新西兰教练摔了战术板
第三节比赛火药味正浓,新西兰后卫一个加速甩开防守,眼看着就要轻松上篮得分。 突然一道黑影从禁区另一侧杀出,只见郇斯楠像装了弹簧似的腾空而起,“啪”的一声把球狠狠钉在篮板上! 全场倒吸冷气的声音还没落下,这小子已经抓着篮板甩给朱正,十秒后张博源追身三分应声入网。 20分分差瞬间缩水到个位数,整个替补席都炸了锅——这哪是追分,分明是点燃了炸药桶啊!
挡拆开窍后,他终于找对进攻说明书
前两天小组赛看得人直挠头。 打加拿大的时候,郇斯楠在篮下硬凿7次才换回6分;碰上德国队更惨,抱着球往人堆里冲,直接被切得找不着北。 当时球迷群里都在嚷嚷:“这孩子在俱乐部打的挡拆配合去哪儿了? ”
转机发生在淘汰赛备战那几天。 随队记者老马在训练场边发现端倪——朱正抓着郇斯楠练挡拆,曲指导索性把战术板彻底推翻。 等到对阵新西兰开场哨响,所有人都惊了:高位掩护后顺下暴扣、二次进攻补篮、空接吃饼...第三节最要命的那波反击里,他和朱正连打三组挡拆配合,单节8分刀刀见血!你猜怎么着? 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这小子12次出手中的6次都来自挡拆配合。
篮下竖起的禁飞区,对手看到就腿软
其实进攻端再亮眼,都比不上郇斯楠在防守端带来的震撼。 小组赛对阵加拿大那场,他单场8次盖帽追平赛会纪录的场面还历历在目——篮筐底下简直像装了防空导弹,24次护框出手愣是废掉19次! 最绝的是打德国那会儿,先是帽掉对手的上篮,落地半秒不到又蹿起来,把人家补篮的球扇出三米远。
四场比赛场均5.3次火锅啥概念? 新西兰队教练都愁得揪头发。第三节有个镜头特写:他们前锋突到禁区面对空篮,突然急刹车往外分球,结果直接传出界外——解说老徐当场笑出声:“瞅给孩子吓得,宁肯失误也不敢挑战这双大手! ”
篮板黑洞暴露当代内线困局
但有个问题跟牛皮糖似的甩不掉。 四场球打完,他场均篮板居然只有4.5个? 打德国关键时刻漏的那三个前场板,害得球迷血压飙升;对新西兰篮板数28-50的惨状更扎眼。 有回他扑出去封盖三分,篮下立刻被对手捡了便宜。
这场面其实挺有嚼头。 资深球探老丁在直播间一针见血:“现在中锋就是个矛与盾的选择题。 郇斯楠覆盖面积堪比蜘蛛网,可遇上篮板土匪队,没队友帮忙卡位就是送分题啊! ”评论区立刻分成两派吵翻天——要护框铁闸还是要篮板机器? 这题可太难了。
对手服软就是最好的勋章
新西兰主帅迈克·韦尔赛后特实诚:“我们专门为消耗他设计了七八套战术,结果第三节还是被他打崩了。 ”说到挡拆顺下那段最逗,“看见那小子冲进来,孩子们连换防都腿软。 谁想挑战刚刚帽你6次的人呢? ”
终场前6分钟,郇斯楠完成第6次封盖时,新西兰替补席传来“哐当”一声——主力控卫的战术板直接裂成两半。 这场景比任何技术统计都有说服力:当球员在正确体系里发光时,连对手的崩溃都是绝妙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