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最近A股的行情,那可能就是:刺激得像是坐云霄飞车,还没来得及尖叫,已经开始倒挂了,主力资金更是‘脚踩风火轮’,一边倒地从传统金融股抽身,斜着身子冲向科技成长板块,可谓变幻莫测到让老司机都直呼看不懂。
不信你看,这两天股民群里都炸开了锅。多少人还在憧憬大金融再来一波火箭,结果一转身,半导体、AI算力、机器人这些“科技茅”又给整出了涨停来,说白了就是有人在排队下车,有人在抢座。整场行情高潮迭起,谁能想到不就是刚过半个月,成交额就又破了3万亿,给人感觉像是A股一夜之间收获了全村人的存款,共同打榜拼人气。咱们今天就从这个异常天量成交、主力资金调仓、板块剧烈分化这三大悬疑切入,给大家拆一拆这盘谜局。
先来说这当头一棒的天量成交。9月18日这一天,沪深两市的成交额直接窜上了3.17万亿元,只差没在大街上拉条横幅庆祝,说不定就要冲击年内的最高纪录。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14个交易日之前,仿佛一场久违的盛宴。成交量大幅放量,棋盘上人人着急落子。圈里有券商投顾觉得,这像极了牛市里突然来一记“长阴惊魂”,一时间人人都在测支撑算压力。狂暴的资金面上,量能较上一天暴增33%,总成交量跃居历史第四,有点像大家一起,举着喇叭扎堆进场,不买点什么,都觉得亏得慌。
如果你只是瞅着这大盘K线图,估计已经开始怀疑人生。20日线说断就断,全天最大高低点差了将近百点,基本属于上车一秒钟就开始掉头。高位阴包阳、穿头破脚这些技术形态,画得比课本还标准,但意思其实很简单:就是行情突然变脸、情绪一地鸡毛。但有一种说法,老手们讲,这种走势其实就是主力资金在给大盘洗洗澡,要不怎么说,大风大浪才能冲出牛市嘛。说着说着,这天振幅近百点,盘面上总是斗得你死我活。
再横扫一眼资金流向,科技主线突然风头正劲。半导体、各种AI算力大涨,哪怕机器人跳个舞,都能逆风收获掌声,而以往稳稳当当的金融、周期板块,直接被按在地板上摩擦。资金调仓之迅猛,有点像春运时候抢火车票,有人坐得安稳,有人挤破头皮。板块间的分化,标志性地诠释了“有人欢喜有人愁”,一路玩成了A股新段子:早抄底金融的同学今天全程保持社恐,半导体粉丝则开着弹幕自带音效。
尾盘异动又是一出好戏,分分钟刺激到每个盯盘的人心脏。9月19日,临近收盘的最后一分钟,几只千亿市值以上的大蓝筹突然遭遇刀砍似抛售,单笔卖出尺寸之大,放在以前也是让人炸锅的级别。某头部券商尾盘直接被卖出上亿元,股价跳水如“心电图”断线,仿佛看病急诊那一刻的心率骤变,大家都在猜是谁拉的闸。另一家银行蓝筹也被砸出5亿元卖单,尾盘差点变成一地鸡毛。
这种情况表面看热闹,实际背后是各种资金交易策略配合着演奏一出交响。量化交易的信号一到,占了三成多,主力调仓也添了四分之一,期指交割日又来偷袭,剩下还有机构短线避风险的需求,合起来就是一群人心照不宣地决定,到了这个点位,不搞点事情,都对不起这些亿级成交。再加上美联储刚把利率降了25个基点,部分资金见势兑现利好,手起刀落一套操作,市场就又是一阵“惊呼大魔王”。
其实这种盘中异常,前一天就有了预兆。你发现了没?9月17日起券商股就开始被大单卖盘压制,比如中信证券等,在大盘刚跌1%的时候,就已经走势波澜起伏,像“心电图”,涨跌波动跳得热闹,搞得投资者直呼心累。股价那么大的波动,已经不是普通资金说能打的,说白了,这是机构级别的博弈,跟咱们小散的零花钱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讲到板块分化,那才是这波行情的精髓。典型的“沪弱深强”态势,直接在屏幕上画出了分水岭。上证指数围着3800点画圈跳舞,深证、创业板、科创50却跟打了鸡血一样冲高,资金十足“脚踏两只船”。科技成长股妥妥登场主角,半导体、AI和机器人板块借着华为昇腾芯片和特斯拉新款量产的利好刺激,全线拉涨,题材轮换快到让人眼花。
你看像利和兴、烽火通信,都是直接封板,半导体产业链那是狂飙突进,中微公司涨到逼近历史新高,北方华创也不甘示弱,芯片板块里的永新光学连拉三板,德明利涨停——真有点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的意思。如果说科技股是一场盛大派对,那传统能源、金属也不甘示弱。能源金属板块涨幅逼近3.2%,赣锋锂业借着储能电芯量产的消息涨停,固态电池已经在新车型试装,科技的力量果然能改变命运。
别看进攻板块冲得猛,防御性板块也没落下风。中秋、国庆假期临近,旅游酒店、医药商业照例迎来利好。云南旅游、曲江文旅跟着消费预期封板,医药商业稳健,走出了自己的“佛系行情”。而这些板块的上涨,多半是买盘抱团,打“节日行情”的主意。
说到谁拖了市场后腿,第一时间就是金融。证券板块跌得狠,三天下来净流出去110亿元,东方财富一天流出超56亿,存着“拖后腿”的本事。银行、保险等板块也陷入集体低迷,被视为沪指“顶梁柱”的银行、红利、券商,现下无力支撑,就像足球场上主力队员突然拉肚子跑不动。大金融方向跌幅扩大,直接限制了其他板块的躁动,也算间接“压制”了科技线的做多情绪。
高位股更是频频跳水,比如上海建工五连板之后突然跌停,封单近20万手,几乎是“往死里砸”的架势。卧龙电驱这类机器人概念股同样中枪,公告里还专门提示“机器人相关产品仅占营收2.7%”,你看这说法,真有点“炒作归炒作,实际没啥”的无奈。周期板块也不容乐观,有色金属跌了3.2%。但也有另类,比如消费电子三天净流入350多亿元,白酒、酒店板块则净流出90多亿。资金从这些传统板块抽离,如同春天雪化水,顺势向科技涌去。
主力资金的大迁移呼之欲出。科技成长板块成为“吸血鬼”,机器人板块三天净流入超150亿元,单日92亿直接创年内新高。半导体与芯片板块三日净流入也超180亿元,资金虹吸效应明显。北向资金依旧那套传统玩法,“深强沪弱”成标配,深股通流入近2亿,沪股通却流出了7个多亿,外资显然对深市科技股更感兴趣,用脚投票毫不迟疑。总体算下来,科技成长板块三天合计吸金超过350亿元,对比下消费、周期板块,简直是“用实力说话”。不少分析也说得明白,洗盘就是主力机构在从银行、保险、传统消费撤退,全面准备转向科技成长方向,这波行情就是机构大迁徙,正是大行资金的重仓股纷纷领跌的原因。
技术面上,关键点位成了多空拉扯的战场。上证指数破了3850点支撑,短暂下探至3800点附近获得承接买盘。日线MACD绿柱缩小,意味着卖压在减弱,技术党们又有话题聊。创业板则在5日均线附近尝试反弹,权重股拖累明显,但能不能收复3100点,是带动情绪回暖的关键。科创50指数更给力,不但突破1200点整数关口,还呈现出“头肩底”技术形态,外资持续加码半导体板块,像中芯国际三天增持12亿。科技成长股的中期上行趋势,短期难改。券商股没有完全走出主升浪,但在行情节奏上的调节功能依旧重要。站上3800点,已经满足多数人对流动性牛市的预期,但短期看再要一飞冲天,大家心里也开始打鼓。
再提一句市场的恐慌指数(VIX)都升到25,涨了3个百分点,这说明大家对高位科技股是既想冲进去又怕被套。而涨停个股数自9月18日从64家降到52家,跌停个股维持在15家左右,普跌转向结构性行情,盘面分化更加明显。市场已经从“一锅乱炖”,升级到“分灶煮饭”,你选题材可能就是成败的分水岭。
各大机构的观点也是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。光大证券觉得短期市场还得加剧波动,毕竟上证指数估值太高,前期赚了钱的很多人都在考虑落袋。中信证券则主张右侧趋势品种要继续盯着资源、消费电子、创新药和游戏,尤其是AI逻辑向更下游扩散。湘财证券放松很多,认为A股会继续慢牛格局,政策托底,行情不会大起大落。而和为投顾明显乐观,觉得今天权重板块砸盘就是洗盘,主力早就在低位抢筹了,下周预计震荡上涨。招商证券和华鑫证券更是看好牛市旗手——券商,判断居民存款入市会推动行情上升。谁说的对?答案得看下一波资金用脚投票的走向。
真相揭开的这一幕,其实并不复杂——A股的这番天量震荡,主力调仓,板块分化,其实就是市场在重新寻找新热点和资金避风港。你可以说是市场的重新换手,也可以理解为大势所趋的一场“财富搬家”。资金的流动本身就是对未来预期的投票,当前科技成长板块吸金如虹,机构金主们也不可能一条路走到黑。金融板块虽然暂时承压,但谁知道未来会不会突然来个反弹?行情本身在于变化,板块轮动就是常态。
不过,这次调整也给市场警示:热点游戏玩的越激烈,风险与机会并存。成交量的剧烈放大,既反映了投资意愿,也意味着资金出入速度加快。如果你不是深度研究科技成长板块,那追涨杀跌的节奏必须更稳健,别被情绪带节奏——要么研究透彻再上车,要么就是吃瓜群众静观其变。谁能成为下一个“主线王者”,看资金流向,说不定还会有惊喜。如果说A股是一场牌局,那只要你愿意,随时都能再发一轮牌。
总之,主力资移动、板块分化、市场震荡,无非就是资金在不断找寻最有潜力的‘新大陆’,风险和机会总是并行不悖。市场越热闹,投资者就越要冷静。
所以话题来了,面对科技成长板块的连续吸金,你怎么看?会选择追势,还是静待新一轮切换?大家留言聊聊,你的判断是什么?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