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几个,咱就是说,这WTT中国大满贯的瓜,保熟吗?
保熟!
刚开赛没两天,第一个世界前十就被人给抬走了。
谁啊?
德国那位“大龄逆袭”的典范,世界排名第八的杜达。
送他去机场的是谁?
一个名叫冯翊新的中国台北小伙,世界排名62。
比分,一个血淋淋的0-3。
这事儿离谱到什么程度?
就好像你正看着一部热血沸腾的《洛奇》,主角一路过关斩将,突然冲出来个路人甲,一记王八拳就把洛奇给KO了,然后电影直接出字幕。
导演,你出来,咱们聊聊?
比赛结束那一刻,镜头切给杜达,他站在那儿,眼神里全是戏。
那表情,三分迷茫,三分不甘,还有四分是“哥们儿我这是在哪儿,刚才发生了啥?”
。
最后一局,他明明还7-5领先,眼看就要喘口气了,结果人家小冯同学二话不说,直接一波流带走,连丢6分,7-11。
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,这是当场断电,CPU烧了。
咱们得把时间往回倒倒。
一年前,杜达这名字在乒乓圈,顶多算个耳熟。
一个快三十岁的老将,没啥拿得出手的战绩,眼瞅着就要在历史的尘埃里安详躺平了。
结果呢,老哥突然“诈尸”了。
跟开了挂似的,一路神挡杀神,把梁靖崑、林高远这些国乒悍将都斩于马下。
欧洲那边更是杀疯了,奥恰洛夫、小勒布伦,见一个灭一个。
排名跟坐了火箭一样,直接冲进世界前八。
那段时间,杜达打球,真就像一辆虎式坦克,履带碾过你的阵地,你连块完整的砖都剩不下。
他那势大力沉的弧圈球,充满了德意志的工业暴力美学。
这故事,多励志,多鸡血。
简直就是中年男人的梦啊。
可梦,总有醒的时候。
他的对手,冯翊新,03年的小伙子。
典型的亚洲近台快攻打法,脑子灵光,手底下有活儿。
这种打法,天生就是欧洲大开大合式力量型选手的克星。
你杜达不是喜欢退半步拉一板爆冲吗?
行,我不给你这个空间。
我就贴着你,用快撕、快带、快拨跟你玩心跳,在你起手发力之前,就把球怼你脸上。
整场比赛,杜达就像一个武功盖世的大侠,被一个街头混混拉进了狭窄的巷子里。
你一身的内力,一招降龙十八掌,根本施展不开啊!
那感觉,憋屈不?
第一局6-11,懵了。
第二局5-11,人直接被打傻了。
他赖以成名的那套重武器系统,在冯翊新的“游击战”面前,完全失灵。
所以说,这球输的根本不冤。
这不是什么身体机能下滑,也不是状态不好。
这就是一次彻头彻尾的“战术处决”。
你以为你面对的是一场常规阵地战,结果人家跟你玩的是特种作战。
你的作战预案里,压根就没这一页。
这事儿也给乒坛所有的大佬们提了个醒。
现在的江湖,早就不是那个论资排辈的时代了。
信息太发达,技术迭代太快,任何一个排名几十开外的小年轻,都可能藏着一手能把你拉下马的独门绝活。
你还抱着老黄历,用老眼光看人,那你离“一轮游”也就不远了。
当年的张本智和,不也吃过这种亏吗?
全世界都拿着显微镜研究你,而你,可能连下一个对手的比赛录像都没来得及看。
说到底,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这儿。
没有什么永远的王者,只有永远的挑战者。
杜达的“坦克”这次是抛锚了,但谁敢说他不能修好了再开出来?
他那段逆天改命的经历,本身就已经是个传奇了。
至于冯翊新,这一战,够他吹一阵子了。
但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一战成名之后,他也会成为别人显微镜下的目标。
这条路,不好走啊。
所以啊,各位,下次再看到类似的比分,别急着喊“爆冷”。
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冷门,不过是一个人准备得比另一个人,更充分、更玩命罢了。
你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