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司法部长帕姆·邦迪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视频,内容很简单,将悬赏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金额,直接加码到五千万美元。这个数字创下了西半球政治人物悬赏金的纪录,也让美委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,充满了火药味。
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从2020年的1500万美元到如今的5000万美元,这种阶梯式的加价,清晰地表明了特朗普政府的决心。给出的理由还是老一套,指控马杜杜罗是“世界上最大的毒枭之一”,与“太阳贩毒集团”有染。但委内瑞拉政府立马回击,称这是“可悲的政治马戏”,并指出美国至今未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。
不只是为了选票那么简单
特朗普政府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下重手,直接原因与即将到来的2026年大选预热有关。目前美国国内芬太尼泛滥,年均致死人数超过八万,同时因为加息政策,经济增速也放缓至1.8%。
而另一边的委内瑞拉,马杜罗政府却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7.71%的GDP增长。这种鲜明的对比,无疑让特朗普政府脸上无光。将马杜罗塑造成“毒品问题的罪魁祸首”,既能迎合选民对强硬姿态的期待,又能巧妙地转移国内矛盾焦点。
但这只是表象。更深层的原因,藏在委内瑞拉的地下。这个国家拥有全球探明储量最大的石油资源,约3032亿桶,是名副其实的“液体黄金”。自从查韦斯时代推行石油国有化之后,雪佛龙、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巨头的利益便严重受损。
这些能源巨头一直在通过游说,希望推动美国政府对委内瑞拉进行军事干预,其核心目标直指埃塞奎博争议地区的石油开采权。这种模式并不新鲜,1989年美国就曾以“打击贩毒”为名入侵巴拿马,抓捕了诺列加。历史似乎总在重复。
“后院”里来了新朋友
为了实现目标,美国不仅重启了对委内瑞拉的能源制裁,导致其石油日产量从87.6万桶骤降至60万桶,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亿美元,还在其周边构建了一个军事“包围圈”。
在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建立海军基地,在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部署舰船,并频繁与哥伦比亚、智利等国举行联合军演。这一系列动作的目的非常明确,就是通过军事渗透,切断委内瑞拉与外界的联系,尤其是孤立其重要的合作伙伴。
这套做法,本质上是21世纪版本的“门罗主义”。早在1823年,美国就宣称拉丁美洲是自己的“后院”,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。两百年后的今天,特朗普政府依然在试图维护这种霸权逻辑。
然而,时代已经不同了。如今的拉美,不再是那个任由美国摆布的“后院”。在美国挥舞制裁和军事大棒的同时,委内瑞拉也迎来了新的朋友,他们的支持方式,与美国的强硬手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博弈
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,中国的回应则是在另一个维度展开。就在最近,加拉加斯举办了中委合作博览会,双方一口气签署了12项合作协议,涵盖了石油开采、农业技术和数字基建等多个领域。
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更是火线提供了1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,专门用于帮助委内瑞拉进口急需的医疗设备和粮食,以缓解因美国制裁引发的民生危机。中国外交部也在联合国安理会明确表态,反对任何国家以“禁毒”为名干涉他国内政。
更具突破性的是,最近中委两国完成了首笔10亿美元的人民币-玻利瓦尔货币互换交易。这一金融创新直接打在了美国金融制裁的七寸上。通过“去美元化”操作,委内瑞拉外汇储备中人民币的占比从2020年的3%猛增至22%,有效抵御了美国的金融绞杀。
当美国的军舰在加勒比海巡弋时,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开通的“中国-委内瑞拉”直航航线,正用每周三班的货轮,源源不断地为这个国家输送工业设备和生活物资。
结语
俄罗斯的支援则更加直接。俄方派遣了“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”号护卫舰访问拉瓜伊拉港,用军舰的航迹表达了明确的战略支持。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古巴和尼加拉瓜等拉美国家,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委内瑞拉的支持和对美国制裁的谴责。
委内瑞拉的局势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。特朗普政府的战争威胁和巨额悬赏,看似咄咄逼人,实则暴露了其霸权衰落的内在焦虑。
面对美防长赫格塞斯“备战”的言论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很平静但分量十足:“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、贸易战或者别的什么战,中方将奉陪到底。”这种底气,源于东风-17这类能覆盖关岛的战略威慑,更源于一种不同于传统强权政治的全新发展思路。
旧的单极霸权正在撞上多极化趋势的浪潮,历史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。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,但从委内瑞拉的抗争与合作中,我们已经能清晰地看到,一个更加多元和平衡的世界,正在加速到来。